“逆全球化”思潮演变,纸包装行业或成内循环消费终端载体

 
点击 18回复 0 原帖 2021-11-01 09:30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商品流通的速度和总量直接决定了全球各经济体在世界的话语权,流动的商品成为各国衡量经济实力的最小单位。商品的展示、交易、存储、运输、服务等环节均离不开包装行业,作为面对消费市场最重要的终端载体,包装行业因全球经济的发展得到了急速的扩张。令人忧虑的是,“逆全球化”思潮开始兴起,商品的全球化流通遭遇新的挑战,而在逆全球化的思潮影响下,包装行业是否还有足够的动能继续保持活跃的生长动力?




中国拥有14亿人口和全球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是中国最大的优势。作为贯穿商品流通各个环节,面对消费市场最重要的终端载体,包装行业或成为中国内循环经济中增长潜力最大的行业。


01


巨量需求冲击市场,规模经济迫使“僵尸企业”出清


我国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包装大国,包装工业位列我国38个主要工业门类的第14位,是制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形成了一个以包装、包装印刷和包装机械为主要产品的独立、完整、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市场规模达到1.4万亿元以上。


中国市场上应用最广泛的是纸质包装和塑料包装产品,其中纸和纸板制造占整个包装主营业务收入的 40%以上,在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驱动下,全球很多国家地区的“禁塑”举措高悬,都在为纸包装行业的发展蓄力,纸包装业亟待发力!




记者走访了河南最大的瓦楞纸业制造商灏宇集团,见到了灏宇数字包装产业园执行总裁李新浩先生,他介绍到:“目前,如美国、德国、日本等这些发达国家,平均每人每年要消耗掉100平方米的纸包装产品,相较于这些国家,我国人均年纸品消耗量仅在40平方米左右,国家新的经济形势下,内循环经济对人民的衣食住行的影响是巨大的,民生的需求暴增带来的一定是纸包装行业的急速增长”。


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和优越的发展环境吸引了众多跨国企业和民营资本进入到包装行业。数据显示,我国包装行业的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呈现逐年增长趋势,截止2017年我国包装行业企业数量达到9689家,同比增长2.9%。虽然国内从事包装行业的企业数量众多,但包装行业的集中度普遍比较低。据统计,美国前四大企业市场份额达70%以上,国内前十大企业的总份额不超过5%。


李新浩先生解释道:“包装行业集中度偏低,一是包装产品的单价普遍较低,对运输半径有一定要求,这就造成了包装行业分散的趋势;另一方面是因为,行业发展历史较短、成熟度较低,再加上包装下游行业涵盖领域广泛,涉及消费电子、医药日化、家电通讯、食品饮料等诸多领域,导致行业分散“。


“不过,伴随着下游终端行业消费升级趋势。在此产业格局之下,并购整合趋势愈发明显,龙头公司拥有优势地位,行业将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并购重组等方式使行业集中度提高,进入规模化、集团化发展阶段。历史存在的众多中小不良企业、“僵尸企业”面临市场全新洗牌,行业将进入更良性的发展通道”,李新浩先生如是说。


每一个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都会经历从初期规模扩张的野蛮生长,到成熟期纵深发展的良性循环,良性循环需要产业自身的内驱力,而这本身就需要由龙头企业牵引形成关联产业的集聚,再通过强化上下游企业间的业务融合,形成真正的共生共赢、资源共享的新模式。


举报收藏 0打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