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印刷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前4个月纸张利润同比增7倍!造纸业走出“企稳向好”行情

   2024-10-24 IP属地 上海大众日报680
核心提示:中国造纸产业历经多年高速发展和技术改造,已跻身世界造纸大国之列。如何构建新质生产力、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成为行业热点话题。中国造纸协会数据显示,制浆造纸及纸制品全行业2023年完成纸浆、纸及纸板和纸制品合

 

中国造纸产业历经多年高速发展和技术改造,已跻身世界造纸大国之列。如何构建新质生产力、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成为行业热点话题。

中国造纸协会数据显示,制浆造纸及纸制品全行业2023年完成纸浆、纸及纸板和纸制品合计29139万吨,同比增长2.63%;全行业完成营业收入1.39万亿元,同比减少2.39%;实现利润总额508亿元,同比增长4.39%。2024年1至4月,全行业更是呈现出企稳向好迹象。

 

“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关键是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中国造纸学会理事长曹春昱在6月20日召开的“2024中国纸业可持续发展论坛”上表示,中国造纸行业还面临大而不强、科技成果多而不精、创新行为散而不聚的情况,应通过科技创新、转型升级构建新质生产力,争取达成2025年全国纸及纸板总量1.4亿吨、2035年1.7亿吨的目标。

造纸业中长期目标已明确

“造纸行业是重要基础原材料产业,它既为工农业、科技、国防等提供功能性基础原材料,也为人们文化和生活提供消费材料。纸张人均消费量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文化实力的重要指标。”中国造纸协会理事长赵伟在论坛上表示,现代的造纸工业已经发展成技术密集型产业,行业包括多种技术领域,仍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

赵伟介绍,目前我国年人均纸张消费量为90多公斤,而一般中等发达国家的年人均消费量是120至150公斤,发达国家基本是200公斤以上。如果我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年人均120公斤消费量的话,纸张的需求量至少在1.7亿吨;如果人均150公斤的话,总需求量要达到1.9亿吨。“现在总消费量才1.3亿吨,从理论上分析产业仍然还有发展空间。”

中国造纸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纸及纸板产量12965万吨,较上年增长4.35%,消费量13165万吨,较上年增长6.14%;纸浆产量8823万吨,较上年增长2.75%,消费量11899万吨,较上年增长5.35%;纸制品产量7351万吨,较上年下降0.38%,消费量6823万吨,较上年下降1.07%。

“今年1至4月份,造纸产业产量是增加的,销售额总体上是增加的,纸张的利润已经走出了去年同期低迷的状态,利润增加了7倍。”赵伟透露,今年前4个月,全行业纸浆产量606万吨、纸张产量4972万吨、纸制品产量2137万吨,前两者同比增幅都超过14%,后两者的收入和利润数据也都是同比增长的。

而按照造纸行业“十四五”及中长期高质量发展纲要,2025年,全国纸及纸板总产量要达到1.4亿吨(年人均消费量达到100公斤),原生纸浆产量3000万吨,纸制品产量9000万吨;2035年,纸及纸板总产量达到1.7亿吨(年人均消费量达到120公斤以上),原生纸浆比例30%以上,纸制品产量1.2亿吨。

赵伟表示,造纸产业是可持续发展的,因为其具有绿色属性和循环经济的特点,中国造纸目前的原材料近60%是使用回收纸张,用的木材很多也是木材加工厂的剩余物、次生材料。另外造纸业目前在固气液废物处理上非常完善,已经是现代化的产业。

8成原生木浆原料依赖进口

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到,山东在中国造纸产业中的地位可谓举足轻重。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原校长、生物基材料与绿色造纸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陈嘉川教授告诉经济导报记者,山东算是第一造纸大省,也是一个制浆大省,2023年太阳纸业、晨鸣纸业、山东博汇等5个龙头企业合计纸业产量2360万吨,占全国的18.2%;山东前5大制浆企业产量合计1125万吨,正好是全国纸浆产量的一半。

但我国造纸工业也面临严重的资源短缺问题。陈嘉川表示,造纸不可能全用废纸浆,废纸浆占到60%左右,要补充40%的原生浆。原生浆去年国产木片制浆有1040万吨,进口木片制浆是1200万吨,进口木浆2684万吨,进口的浆和进口木片做的浆是3884万吨,占整个原生木浆4931万吨的78.8%,对外依存度相当高。

曹春昱表示,我国造纸工业还面临着阶段性或者是局部性的产能过剩,同时还面临着传统轻工产品出口增长乏力的局面,不能再期望像以往一样,通过出口总额的增长拉动纸和纸板消费量的增长。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51myprint.cn/news/show-25237.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tekeyzhang@163.com。
 
更多>同类找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找资讯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