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的中医医学传统是元代从金代继承的“四大学派”。所有四所学校都基于相同的知识基础,但提倡不同的医学理论方法。在蒙古人的统治下,中医的实践传播到了帝国的其他地方。蒙古人向西方扩张时,中国医生被带到军事行动中。中国医疗技术,如针灸,艾灸,脉诊,以及各种草药是向西传播到中东和帝国的其余部分。在元时期取得了一些医学进步。医生卫一鳞(1277年至1347年)发明用于悬浮法还原脱臼关节,他使用麻醉剂进行。蒙古医生胡四会在1330医学论文中描述了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西医也在元朝有发展,在忽必烈统治期间,Nestorian医生在1263年创立了西医学院。在两所皇家医院配备的西医负责治疗皇室和朝廷成员。中国医生反对西医,因为它的体液系统与中医的阴阳和五行哲学相矛盾。没有西方医学着作的中文翻译,但中国人有可能获得阿维森纳的 “ 医学佳能”。
王振的农书中一个具有个体可移动类型字符的书籍,于1313年出版
蒙古统治者提升了元印刷业。 中国印刷技术通过Qocho王国和西藏中介转移到蒙古人。王振的农书等一些元文献印有陶器活字,这是一种发明于12世纪的技术。然而,大多数出版的作品仍然是通过传统的块印刷技术制作的。出版了一篇名为TregeneKhatun的道教文本,是蒙古人赞助的第一批印刷作品之一。1273年,蒙古人创建了帝国图书馆理事会,这是一个政府赞助的印刷办公室。元政府在中国建立了印刷中心。当地学校和政府机构获得资助以支持图书出版。
民营印刷企业也在蓬勃发展。他们出版了各种各样的作品,并印刷了教育,文学,医学,宗教和历史文献。印刷材料的数量巨大。 1312年, 1000份佛教文本在北京印刷。到1328年,元朝的印刷日历和历书年销售额达到300多万。